讀方志 行貴州 | 丁寶楨與《四川鹽法志》
- 作者:張文建
- 來源:當代先鋒網(wǎng)
- 發(fā)布時間:2025-10-13 12:59:16
提起《四川鹽法志》,許多人知之甚少。但提起丁寶楨,想必就家喻戶曉了。的確,《四川鹽法志》正是丁寶楨修的志書。要說《四川鹽法志》,得從丁寶楨任四川總督,推行鹽務改革說起。
丁寶楨塑像。
丁寶楨(1820—1886),字稚璜,貴州平遠(今畢節(jié)市織金縣)人,光緒二年(1876)九月任四川總督。一到四川就任,丁寶楨就“旁咨博詢”“沿途悉心體察”,了解四川情形。此時的四川還不是人盡所稱的“富饒之區(qū)”,而是財政入不敷出,官員競尚奢靡、盜匪橫行,百姓苦不堪言(《到川附陳大概情形片》《瀝陳川省敗壞情形設法整頓折》)。此外,歷史上,四川是鹽務大省,川鹽是云南、貴州、湖北、湖南等省食鹽的重要來源,鹽稅占據(jù)四川財政收入的重要部分。然而,現(xiàn)實卻是川鹽入滇、入黔中斷,鹽引堆積成廢紙、百姓食鹽困難、政府收支難絀。
于是,丁寶楨從“川省第一大政”——鹽務著手整頓。
光緒三年七月,丁寶楨上書朝廷,提出對川省鹽務進行改革——推行黔邊鹽務官運商銷(《籌辦黔岸鹽務官運商銷折》)。
所謂官運商銷,又稱局運商銷,即由官府直接經(jīng)營食鹽的采購、轉(zhuǎn)運,僅在銷售領域委之商販。其具體舉措是:在四川瀘州設立辦理黔邊鹽務總局,在產(chǎn)鹽的富順、犍為、射洪三廠分別設立購鹽分局,在綦江、涪州、合江、永寧四岸及近邊之各廳州縣分別設立售鹽分局,廠局負責買鹽運給岸局,岸局接收之后賣給商人,最后由商人賣給各地的百姓。至于官運商銷的具體事務,則由黔邊鹽務總局全權(quán)負責。
在實行官運商銷的過程中,丁寶楨還通過制定裁減浮費、清厘積引、兼辦計岸、引歸局配、實給船價、酌給獎敘等舉措,以保證改革措施的順利施行。在《籌辦黔岸鹽務官運商銷折》中,丁寶楨提出,若實行官運官銷,則“費用過巨,稽查難周”;實行官商并運,則“在途則多夾帶影射,在岸則虞壟斷把持”,唯有官運商銷,才能“以簡御繁,諸弊可期斷絕?!?/span>
事實也的確如此,在總辦黔邊鹽務局、候補道唐炯等人的大力協(xié)助之下,丁寶楨實行的官運商銷短期內(nèi)就取得成效。據(jù)《丁文誠公奏稿》中的《黔邊鹽務情形片》,從光緒三年十二月到次年四月底,短短5個月,黔邊已銷售本年額引四分之三,收各項鹽稅超過38萬兩,相比往年“銷引已屬加倍”“收銀亦已增多”,到今年底“必可帶銷積引一萬余張”。此外,各大小商灶“踴躍趨公”、井河及沿江船戶“添造船只”承擔官運、各岸商人“爭售官鹽”,川黔各岸已有“食賤之喜”,黔邊鹽務官運商銷“似已大臻成效”。
在此背景下,丁寶楨實行的鹽務官運商銷范圍也逐漸擴大,先由黔岸推廣至滇岸,再由黔、滇兩岸推廣至湖北例食川鹽的8個州縣,累計在4省40多個廳州縣推行。據(jù)《官運鹽務帑本還清余款分別存留備撥折》,到光緒八年(1882)五月,其實施的川省鹽務官運商銷累計為清政府創(chuàng)收300多萬兩白銀。
在四川鹽務改革取得成效的情況下,光緒七年(1881)十二月,丁寶楨上奏提出編纂《四川鹽法志》。在《擬纂〈四川鹽法志〉片》中,丁寶楨首先指出,各鹽務省份均頒有《鹽法志》,因此當?shù)亍肮偕淘顟?,無不奉行維謹,罔敢逾越”。四川省鹽務混亂,“駭人聽聞”的原因固然是“官、商之敢于貪詐”,更重要的則是“雖有成法可循,究未經(jīng)定為志乘頒發(fā)通行以資準則”。因此,在當今官運商銷“綱紀秩然,百弊略凈”情況下,“擬為久遠遵守之計”,與鹽茶道崧蕃、建昌道唐炯等編纂《四川鹽法志》,“期為四川省日后不易之定則”。
光緒八年(1882)五月十五日,在崧蕃、唐炯等人的大力支持下,《四川鹽法志》編纂成書。于是,丁寶楨上《〈四川鹽法志〉成書恭呈御覽折》,“繕具黃冊”“恭呈御覽”。同年,丁寶楨總纂的《四川鹽法志》正式刊刻。
關(guān)于這部志書的目錄編次及緣由,《四川鹽法志》收錄的一份丁寶楨的奏表有詳細說明:“若夫憲典悉遵,圣訓蠲恤,渥被皇仁;敕書則巽命重申,圣制則天章首煥,特先恭紀用弁于端。泉脈伏地,宜附麗于方州;民食為天,等艱難于稼穡,則以《井廠》次之,而各圖說系焉。計邊分岸,比飛芻挽粟之勞;水陸交馳,見雷駢云艫之利,再次以《轉(zhuǎn)運》,而疆域運道各圖表系焉。鹽人楬書,遂沿流為交子;水衡主利,用分佐夫度支,又次以《引票》《征榷》,而《配引》《榷額》二表系焉。然而官司主計,治法必有治人,?鬻多私,興利必先剔弊,則《職官》次之,《緝私》又次之。至若入境問禁,邦有常刑,則《禁令》尤宜共守。援古證今,義資考鏡,故《紀遺》用以終編?!?/span>
《四川鹽法志》目錄(部分)。
翻開天津圖書館藏光緒八年(1882)四十卷刻本《四川鹽法志》,在“纂輯職名”下,有兩位熟悉的貴州人,一位是擔任“提調(diào)”(負責志書編纂調(diào)度督促)的四川分巡建昌兵備道、辦理滇黔邊計鹽務、今授云南布政使臣唐炯,還有一位是擔任“采訪”(負責采集尋訪資料)的四川特用知府華聯(lián)輝。
《四川鹽法志》纂輯職名(部分)。
唐炯(1829—1909),貴州遵義人,道光二十九年(1849)舉人,在丁寶楨推行的官運商銷鹽務改革中擔任黔邊鹽務總局總辦,在鹽務改革中起到中堅作用。對此,丁寶楨對這位貴州老鄉(xiāng)也是高度肯定、夸贊有加,多次在給皇帝的奏折中舉薦,如“于川黔兩省邊勢民情洞澈無遺,而才氣亦足以濟事”(《籌辦黔岸鹽務官運商銷折》),“忠正強毅、清操絕人,其公爾忘私”(《黔邊鹽務情形片》),“心精力果、守潔才明、矢志公忠”(《考核官引票厘各局征收款項片》)。光緒六年(1880)二月十九日,丁寶楨在鹽務官運商銷大有成效下,向朝廷上《保舉人才堪備任使折》,特意舉薦唐炯,說他“秉性剛毅、操守謹嚴、識見宏遠、才氣深厚”,實在是“文武兼資、緩急足恃,堪當大任之才?!币彩窃诙殬E的大力舉薦之下,唐炯從最初的候補道員實任四川建昌兵備道(正四品),再到后來升任云南布政使(從二品),成為一省封疆大吏。
華聯(lián)輝(1833—1885)也是貴州遵義人。他既是茅臺酒的創(chuàng)始人物,也是丁寶楨鹽務改革中的關(guān)鍵人物。在參加鹽務改革以前,華聯(lián)輝是貴州有名的鹽商,深諳鹽務和經(jīng)商之道。當唐炯向丁寶楨推薦華聯(lián)輝負責鹽務官運商銷的具體事宜時,丁寶楨“即函致來蜀,與之咨商一切”。在交談過程中,丁寶楨對華提出的“非專意于恤商便民不為功”“成本甚絀,當可設法。惟口岸甚多,商情必通,而后根基可固”等條大為贊賞,以致后來專門上奏保舉,說他“操行正大、識見閎遠、才力堅卓、條理精詳”“盟心在局,數(shù)年不受一毫薪水,尤為近今罕見”(《保舉華聯(lián)輝片》),并評價他是四川鹽務改革中的最大功臣(“是川省鹽務之振興,實華聯(lián)輝之力為最也”)。
此外,通過查閱資料發(fā)現(xiàn),《四川鹽法志》“纂輯職名”下27個人中,貴州人多達11位,占據(jù)籍貫可考者一半。這11位貴州人,除丁寶楨、唐炯、華聯(lián)輝外,還包括“編輯”羅文彬(貴州貴陽人),“校定”文天駿(貴州清鎮(zhèn)人),“檢?!标慀欁鳎ㄙF州貴陽人),以及“采訪”阮全齡(貴州息烽人)、于德楷(貴州貴陽人)、華國英(貴州遵義人)、劉藻(貴州貴筑人)、趙廷璜(貴州遵義縣人)等。這些人,既是編纂《四川鹽法志》的重要參與者,也是丁寶楨四川鹽務改革的中堅力量。因此,可以毫不夸張地說,一部《四川鹽法志》,是由眾多貴州人參與編修的,而發(fā)生在晚清的那場四川鹽務官運商銷改革,也是由眾多貴州人聯(lián)手參與、推動的。
>>>>>>>>>>
相關(guān)鏈接
讀方志 行貴州 | 巖腳鎮(zhèn):繁華商埠和川鹽集散的古驛道
讀方志 行貴州|鎮(zhèn)遠留書:王陽明對貴州舊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別
讀方志 行貴州 | 思州萬物茶為上,到茶鄉(xiāng)品茶香
讀方志 行貴州 | 貴陽慈善巷:貴州近代慈善事業(yè)的縮影
讀方志 行貴州 | 開科以宏文教 聞達兼濟鄉(xiāng)里 —— 田秋推動貴州開科取士
讀方志 行方志 | 青溪鐵廠史話: 中國鋼鐵重工業(yè)的發(fā)端
讀方志 行貴州|《遵義府志》的“副產(chǎn)品”—— 從《桐梓詩略》《播雅》到《黔詩紀略》
讀方志 行貴州 | 萬峰林:磅礴數(shù)千里 西南奇勝處
讀方志 行貴州 | 西江千戶苗寨:千年時光蘊養(yǎng)的第一大苗寨
讀方志 行貴州 | 徐霞客點贊安順:城垣峻整 街衢宏闊 市集甚盛
讀方志 行貴州|鎮(zhèn)遠古城,地域文化“盆景” 各路“神仙”聚會
讀方志 行貴州 | 村超·鄉(xiāng)村師范·黃質(zhì)夫
讀方志 行貴州|隆里所村:600年前那位建筑設計師,請收下我的膝蓋
讀方志 行貴州 | “廣濟”古橋 曾經(jīng)的交通要道
讀方志 行貴州|貴州第一位狀元曹維城文武兼?zhèn)湫Π两?/a>
讀方志 行貴州|為什么鄭珍和莫友芝不愿意承擔《貴陽府志》的編撰
讀方志 行貴州 | 順著《遵義府志》的線頭,牽出許多惺惺相惜又一脈相承的人和事
讀方志 行貴州│《黎氏家譜》,讓家譜從私家譜牒變成折射明清黔北社會的歷史文獻
讀方志 行貴州│ 把沙灘村作為“方志之旅”首站,至少就沒輸在起跑線上
讀方志 行貴州|在志書與現(xiàn)實的遙相呼應中,體會一方土地的生生不息
策劃/黃蔚 舒暢
學術(shù)支持/貴州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
文/圖 張文建
編輯/黃若佩
二審/姚曼
三審/黃蔚
-
【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調(diào)研行】從籃球熱到稻花香,來看“村BA”后花園的豐收故事
水車不斷轉(zhuǎn)動,蟬鳴伴隨著濃郁的稻香宣告著秋天谷物的豐收。臺江縣臺盤鄉(xiāng)陽芳村,因緊鄰“村BA”發(fā)源地臺盤村,其依山傍水、景色宜人的環(huán)境特點,被譽為“村BA”的后花園。
-
促進實現(xiàn)更加充分更高質(zhì)量就業(yè)|貴州建設省內(nèi)外服務“一張網(wǎng)”
今年以來,貴州堅持就業(yè)優(yōu)先戰(zhàn)略,實施“六六就業(yè)穩(wěn)崗計劃”,強化省外省內(nèi)就業(yè)服務“一張網(wǎng)”建設。
-
貴州省首個集中供熱項目取得關(guān)鍵突破!主廠區(qū)建設正式啟動
開陽熱電聯(lián)產(chǎn)及配套項目是貴州省興建的第一個集中供熱項目,是為開陽工業(yè)園配套建設的省重點工程項目。